本頁關鍵詞:葫蘆雕刻機
葫蘆除了食用、藥用,干老成熟之后,還可以作為盛器,舀水挖面,盛藥裝酒,是極普通的生活用品。它還可以做成農具舟具、樂器甚至火器,在生產、交通、娛樂乃至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為了美觀,在葫蘆外面雕刻上各種圖案,這就是葫蘆雕刻藝術的原始功能,后來,逐漸演變成民間工藝品。[2]歲月匆匆,時光荏苒。到了21世紀,我們雖然已經無從考證東昌種植雕刻葫蘆確切的起源,但至今民間仍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。相傳古代有一個擅長繪畫和雕刻的宮廷藝人王和尚,年事已高告老還鄉,回到現在的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辦事處,因當時閆寺一帶盛產葫蘆,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蘆上雕刻出精美的圖案,用來蓄養自己喜愛的蟈蟈。后來,當地人紛紛效仿,葫蘆雕刻便由此流傳開來。[2]
據當地文獻記載,東昌葫蘆雕刻宋代已經很流行。明清時期,東昌府瀕臨京杭大運河,是魯西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樞紐,商賈云集,繁盛一時,當時的雕刻葫蘆曾一度是運河兩岸農家生產的重要商品,隨運河遠銷全國各地。 [2]
新世紀的東昌雕刻葫蘆產地主要以東昌府區堂邑鎮為中心,輻射周邊梁水鎮閆寺、柳林、桑阿鎮、辛集鄉等鄉鎮辦事處,基本上是原堂邑縣的范圍。明清民國時期,當地出現了很多“刀下生花”的有名的藝人如李文樸、鄭時均、蕭必衡、黃玉谷等,至今被當地行業藝人稱為“師爺”。對于他們的技藝和作品我們已經無從考證,只能從藝人們世代相傳的口述和技藝中去追溯和品味
葫蘆雕刻機
山東葫蘆雕刻機廠家
電話 15265859811 QQ 1936639398 |